您的当前位置:博库网首页 > 电子书专题 >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小学高年级 > 第31章

二 德不可空谈

第 8 讲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

核心价值观,其实就是一种德,既是个人的德,也是一种大德,就是国家的德、社会的德。

习近平爷爷说,只要是中国人,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他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活动时曾讲道:“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?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,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。我看,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、心有榜样、从小做起、接受帮助。”

2014年5月30日上午,习近平爷爷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,参加庆祝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活动。这是他在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时,向少先队员们致以节日问候。

记住要求

记住要求,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,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、铭刻在脑子中。

只要牢记在心,随着自己年龄、知识、阅历不断增长,会明白得更多、更深、更透。在成长过程中,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,不断想想所记住的这些要求,不断加深理解。

心有榜样

心有榜样,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、先进人物、美好事物,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。

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,包括航天英雄、奥运冠军、大科学家、劳动模范、青年志愿者,还有那些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诚实守信、敬业奉献、孝老爱亲的好人,等等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,向他们看齐,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。

从小做起

从小做起,就是要从自己做起、从身边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一点一滴积累,养成好思想、好品德。

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,养小德才能成大德。少年儿童每天都可以想一想,对祖国热爱吗?对集体热爱吗?学习努力吗?对同学们关心吗?对老师尊敬吗?在家孝敬父母吗?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?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?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?这样多想一想,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,日积月累,自己身上的好思想、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。

接受帮助

接受帮助,就是要听得进意见,受得了批评,在知错就改、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。

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,总是在克服缺点、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。不要嫌父母说得多,不要嫌老师管得严,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,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、是不是为自己好,对了就要听。有些事没有做好,这不要紧,只要自己意识到、愿意改就是进步。自己没有意识到,父母、老师、同学指出来了,使自己意识到、愿意改也是进步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